因為不贊同“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的經營理念,該網站的前雇員,德國人丹尼爾?多姆沙伊特?伯格當天創立了一個類似于“維基解密”的網站“OpenLeaks”,番禺網頁設計從而引發了外界的強烈關注。
“事實上,阿桑奇削弱了"維基解密"的實力,網站建設這個網站的運行過分地依靠他個人的力量了,” 伯格12日在接受瑞典電視臺的采訪時說。
丹尼爾?多姆沙伊特?伯格介紹說,“OpenLeaks”的員工此前都曾在“維基解密”工作,但他們都對阿桑奇經營“維基解密”的方式感到不滿,所以如今一起創立了“Openleaks”。
伯格強調,他的網站的經營理念和“維基解密”完全不同。“"OpenLeaks"將不會直接發布信息,而是先取得信息再交由他人發布。”
他說,阿桑奇的“維基解密”網站就做兩件事情:一是先從匿名泄密者那里得到秘密信息,然后就是將信息發布在一個未經審查的網站上。番禺做網站公司因為不滿網站的運作方式和阿桑奇的獨斷專行,伯格在今年9月離開了“維基解密”。在目睹了“維基解密”因為泄露機密文件而在全球引起巨大爭議后,伯格覺得有必要改變這種經營模式。
“"OpenLeaks"允許泄密者指定任何一家媒體或非政府組織,然后再由指定媒體或組織對所提交信息進行審查、編輯和發表。番禺網站設計丹尼爾認為這種做法可以使"OpenLeaks"做到和"維基解密"一樣透明,但又不會招致政治風暴和法律壓力,”伯格說。
阿桑奇曾在采訪中談到,“維基解密”會選擇那些“最奪人眼球”的材料予以公開。但伯格表示,這種做法容易使“維基解密”政治化、主觀化。“"OpenLeaks"只是想成為一個中立的管道,只有這樣網站才能持續發展。”
有媒體稱“OpenLeaks”是“維基解密”網站的“競爭對手”,伯格覺得那是誤解。“"OpenLeaks"與"維基解密"從根本上就不同,番禺網站建設沒有競爭關系。”
阿桑奇上個月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兩個網站之間不存在競爭。“泄密的源頭相當多,這類網站的出現實際上是在保護"維基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