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負責運營“.org”域名的注冊機構Public Interest Registry(以下簡稱“PIR”)周三稱,該機構將推出額外的安全性措施來抵御身份盜竊行為。
業界人士稱,.org域名將是第一種采取額外安全性措施的DNS(域名系統),但“.com”和“.net”等DNS預計隨后也將采取這種措施。目前,共有800萬個網站使用.org域名后綴,這一域名在1985年被采用,是互聯網上最早的DNS之一。使用.org域名的通常是非營利機構,許多信用社的網絡銀行服務也使用這種域名,因此這種域名經常成為那些意圖竊取銀行帳號或網絡捐款的騙子的目標。
業內咨詢機構Javelin Strategy and Research在其“2010年身份欺詐調查報告”中預測稱,單單是在美國市場上,去年身份盜竊案例就已經增加了37%,對1100萬人造成了影響,所帶來的損失總額高達540億美元。另據非營利周刊《慈善編年史》(The 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統計的數字顯示,目前美國每年有10億美元以上的捐款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在2005年到2006年之間,這一數字增長了近40%。
ICANN(互聯網域名與地址管理機構)在為期一周的布魯塞爾會議上表示,最新的DNS安全性措施將對.org網站上的數據來源進行鑒定,以確保這些數據的完整性。ICANN總裁羅德·貝克斯托姆(Rod Beckstrom)稱:“簡單來說,DNS(安全性措施)允許互聯網用戶確切地知道他們曾到過自己想去的網站或位置。”
從實際效果而言,新措施給有效數據提供了一把“鎖鑰”,確保這些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沒有被篡改,這種安全性措施已被使用巴西、保加利亞、捷克共和國、波多黎各和瑞典等國家域名后綴的網站所采用。PIR首席執行官雅萊柯薩·拉德(Alexa Raad)稱,互聯網域名注冊機構Comcast和Go Daddy都已經同意實施這種額外的安全性措施,預計其他注冊機構隨后也將采納。
對于普通上網者來說,當其登陸.ord網站時不會發現任何改變。使用.com和.net后綴的網站預計將在2011年第一季度以前采用這種額外的DNS安全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