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阿根廷互聯網用戶普及率超過50%
例如,阿根廷青少年在社交網站“臉譜”上建立“圈子”已經成為一種潮流。講演對阿根廷互聯網應用的主要功能進行細分,其中社交網絡成為阿根廷用戶普遍使用的功能之一,搜索引擎、新聞閱讀以及多媒體內容也是主要應用的幾個領域。
有咨詢機構講演顯示,2012年,阿根廷互聯網用戶普及率超過50%,達到2290萬。針對這一現象,阿根廷法官日前下令查封9家在各大社交網站、谷歌、YouTube上發布破解鎖定程序網絡課程廣告的網站。同時,依賴法律對電子商務進行監管,可以有效保護使用者權益。阿國家通訊委員會同時下發通知給所有網絡服務提供商,要求必需執行法官的“封網”決定,否則將屏蔽其網站或網頁。
互聯網的普及和青少年廣泛使用網絡也滋生了一系列題目,目前阿政府和社會為規范青少年上網花費了較大精力。
當前,阿根廷立法機構加大推動互聯網治理的相關立法進程,各界強烈要求立法管控幾項網絡犯罪,包括借助網絡交友手段實施性侵犯、在社交網絡偽造名人身份實施犯罪、各類網絡暴力事件、網絡服務商及搜索引擎對隱私的保護不力、網絡著作權侵犯等。但“圈子”主題中包含的網絡暗語和仇視等負面內容令家長深感擔憂。阿根廷家長基金會董事長阿德里安·多爾以為,在面臨網絡信息時,孩子并不能很好地分辨長短。法律界人士以為,互聯網行為與現實糊口聯系日益緊密,并具有全球影響力,因此立法的進度需要跟上互聯網的發展速度,其過程應該是明確、嚴謹和專業的,這對保護互聯網用戶的利益,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尤為重要。講演指出,約有71%的阿根廷互聯網用戶習慣在網站上瀏覽新聞,這一比例高出拉美國家61%的均勻水平。然而,網絡上卻泛起了破解鎖定程序的教程。一些家長甚至在家中守著孩子,防止他們上網。
阿根廷政府出臺的一系列關于消除數字鴻溝的計劃,如“同等連接”計劃、“互聯阿根廷”計劃等,都旨在于2015年前實現阿根廷海內1000萬家庭接入互聯網的目標。推動法律監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例如需要明確的法律劃定來保護青少年健康使用網絡。
近期,阿政府免費給公立學校中小學生配發專用學習電腦,該電腦帶有能夠防止學生在校外長時間使用的電腦系統鎖定程序。
阿根廷主流媒體《國民報》在其評論文章中指出,因為互聯網發展迅速,規范互聯網使用的法律法規滯后性顯著。日前,波士頓咨詢公司和麥肯錫咨詢公司聯合發布了一份關于互聯網工業在拉美國家影響的講演。其中,約有54%的用戶在35歲以下,較其他拉美國家更為年青化。家長不應簡樸粗暴地阻止,而應引導孩子準確使用互聯網。